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务之窗

【通知】关于组织参加2011年度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 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1-05-30 11:54:37 来源: 图文: 审核:管理员

      我省于2008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按照全国项目办的要求,组织参加了2009年度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取得了1件作品获一等奖、5件作品获二等奖、7件作品获三等奖和优秀奖的较好成绩。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全国项目办《关于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的通知》(教技办[20117号)文件要求,将组织开展2011年度全省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并参加全国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及参加对象
        征集内容包括:
        1、推进本地区计划工作的组织管理经验;
        2、开展教学实验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已参加2009年度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并获奖的作品不再参加申报)
        参加对象包括:
        1.参加过省、市、县各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Intel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中小学教师;
        2.各级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培训中心(含培训点)。
        二、组织安排
        1.各市要按照本通知和活动实施方案(详见附件1)的要求,做好申报和初评工作;
        2.省项目办公室将组织评审、进行表彰,并推荐优秀应用成果和组织管理单位参加全国评审。
        三、时间安排
        各市于720日前,以市为单位统一向省项目办公室(省电教馆)提供有关材料。逾期不能参加评审。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静         联系电话:05512816052
            真:2829325        E-mail350354425@qq.com
        附件:1. 活动实施方案
                   2.
市级汇总表
                   3.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申报表
                   4.
优秀组织管理单位申报表
                   5.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分量表

 

 

 

 

 

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

评比与展示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推进本地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应用。

2.促进项目培训成果向教学实践应用转化,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奖项设置

1.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从将项目培训收获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取得提高教学质量效果的学科教师、主讲教师、骨干教师提交成果中评选。

2.优秀组织管理单位:从项目培训管理和推进成果应用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的市、县(区)级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中评选。

三、申报条件

1.申报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应具备下列条件:

1)申报者参加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

2)申报成果能够体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项目的理念与方法;

3)成果为至少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应用过,并由师生反映明显改善了教学,提高了质量。

2申报优秀组织管理单位应具备下列基础条件:

1)建立本市、县(区)级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管理及培训方案,每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各阶段实施步骤,并检查落实,并在本地区认真开展项目评估工作;

2)按项目要求认真选拔骨干教师、认真选拔培训主讲教师,项目管理规范;

3)认真开展了一线教师培训并具有一定规模,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了学员培训后的实践应用。

四、申报材料

1.申报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应提供下列材料:

1)申报表

2)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3)一节课的电子作品集(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及课堂实录)

4)实践报告(反映自己成果的主要设计思路、实践过程及实践反思等)

市名

以上材料按下列组织方式存放在数据光盘中提交,同时提交上述材料的一份文字材料。

 

 

 

2.申报优秀组织管理单位应提供下列材料:

1)申报表

2)项目实施以来的工作总结,以及完成培训的相关数据

3)项目管理人员及骨干、主讲教师名单、完成学科教师培训统计表

4)“计划”实施以来下达的政策性文件目录、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

以上所有材料需用电子版上报,其中申报表、所在市行政部门支持性文件目录及经费情况需同时以文字稿形式上报。

五、推荐名额

1.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每市推荐20项个人成果参加展示与评奖。

2.优秀组织管理单位:每市推荐1个单位参加成果展示与评奖(含市级单位)。

六、报送要求

1.各市推荐申报成果经市项目领导小组批准后,按推荐先后顺序填写本市参加成果展示活动汇总表(见附件2)。

2.各市将推荐申报材料和申报表格(包括市级汇总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申报表、优秀组织管理单位申报表)及其光盘数据,一并寄至省电教馆。


附件2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

评比与展示活动市级汇总表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推荐名单(按初评结果排序)

序号

作者姓名

成果名称

 

1

 

 

 

2

 

 

 

3

 

 

 

4

 

 

 

5

 

 

 

……

 

 

 

备注:作者署名限填3人。


附件3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申报表

 

 

出生年月

 

 

E-mail

 

参加培训信息

时间

 

联系

电话

单位

 

地点

 

手机

 

题目

 

年级

 

学科

 

实践时间

 

基本

内容

描述

 

材料列表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有   无 

教学设计方案

有   无 

实践报告

有   无 

课堂实录

有   无 

其他材料说明

1

2

3

单位推荐意见及理由

 

 

 

 

            

                                   盖章

省级执行机构

    

 

 

 

 

                                  盖章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授课时间

 

所属学科

 

适用年级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附件4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组织管理单位申报表

                 

单位名称

 

负责人

 

联系方式

 

近三年来项目组织管理及成果推广情况介绍

 

 

 

 

 

 

签  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  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内容较多可附页


附件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分量表

评审指标

评分

合计

0.85-1

较好

0.7-0.84

一般

0.5-0.69

较差/未体现

0-0.49

教学

目标

15

目标设计符合相关课程标准

5

 

 

 

 

 

目标表述准确

5

 

 

 

 

目标设计符合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5

 

 

 

 

教学

过程

40

教学组织落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5

 

 

 

 

 

内容没有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5

 

 

 

 

教学过程完整、安排合理

10

 

 

 

 

资源选择合理、运用恰当、来源明确

10

 

 

 

 

师生交互活动积极有效

10

 

 

 

 

教学

评价

20

过程性评价有效

10

 

 

 

 

 

技术有效地帮助了评价

10

 

 

 

 

成果

的实

践应

用性

25

达到教学设计目标要求

5

 

 

 

 

 

实践报告能合理解决教学中生成性问题

5

 

 

 

 

实践报告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指导作用

5

 

 

 

 

技术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10

 

 

 

 

总分

 

 

 

联系电话:0562-7117885 邮编:244031
地址: 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北路铜霞新村集体1号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 版权所有2019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07502851号皖公网安备 3407030200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