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全市优秀教育技术论文等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
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市直各校:
为推动我市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探索微课程的网络教学方法,提升广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经研究,组织开展2014年教育技术论文、课题研究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博客(或个人网站)、教育叙事研究和微课程教学录像等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并做好推荐工作。参评作品要求请见附件。
一、评选时间安排:
2014年4月,县区级、市直学校评选;
2014年5月,市级评选。
二、评选要求:
1、各县、区及市直学校集中上报,填写汇总表,连同作品(包括电子档)一并报送。凡抄袭剽窃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
2、各单位请于2014年4月30日前将参评作品报送市教育局电教馆。
3、各县、区限报作品数:教育技术论文10篇、教学设计10篇、教育叙事研究10篇、课题研究方案5个、教师博客(个人网站)5个、微课程教学录像不限。
市直学校限报作品数:教育技术论文2篇、教学设计2篇、教育叙事研究2篇、课题研究方案1个、教师博客(个人网站)2个、微课程教学录像不限。
附件:1、参评作品要求
2、推荐作品汇总表
3、微课程教学录像评比信息表
附件:
参评作品要求
1、教育技术论文
(1)主题。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学科与范围不限。
(2)格式。请控制在2000—6000字,有标题,文摘(200字以内),关键词(3-4个)。标题为4号黑体,文摘和关键词为4号楷体,正文为4号仿宋,参考书目为4号楷体,标题下请用4号楷体注明作者姓名(作者不能多于2人)、性别、职称、学历、单位、通讯地址(全称:市县学校)、电话、电子邮件信箱、邮编等。
2、课题研究
(1)范围。课题研究内容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全省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2)格式。标题为4号黑体,文摘和关键词为4号楷体,正文为4号仿宋,参考书目为4号楷体,标题下请用4号楷体注明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历、单位、通讯地址(全称:市县学校)、电话、电子邮件信箱、邮编等。
3、教学设计
(1)学科。教学设计以中小学学科为主。鼓励开展新课改实验的学校、“班班通”工程学校、应用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学校和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应用的学校积极组织参与。本次教学设计倡导按新课程改革后的学科分类、课程设置进行创意。教学设计方案不要求统一模板,可按教师自己喜爱的模板设计。
(2)格式。标题为4号黑体,正文为4号仿宋,参考书目为4号楷体,标题下请用4号楷体注明作者姓名(作者不能多于2人)、性别、职称、学历、单位、通讯地址(全称:市县学校)、电话、电子邮件信箱、邮编等。
4、教师博客(或教师个人网站)
(1)艺术趋向。倡导有艺术趣味、有教育品位追求的教师博客或教师个人网站。
(2)学科。可以是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师博客或教师个人网站,也可以是单一性质的学科网站。但是必须立足于教育。
5、教育叙事研究
(1)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教育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活动。是教师用叙事的方法和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的理解、阐述和解释。本年度评选的作品可以是教师在网站上发表的原创博客作品或其他作品,但最好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或应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发生的有意义的教育故事。要求真实、有头有尾,有概括和思考,给人以启迪。
(2)格式。请控制在1500-2500字。标题为4号黑体,正文为4号仿宋,参考书目为4号楷体,标题下请用4号楷体注明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历、单位、通讯地址(全称:市县学校)、电话、电子邮件信箱、邮编等。
6、微课程教学录像
(1)制作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学科不限);第二步,利用PPT、几何画板、手写板或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并通过屏幕录像软件等摄录工具录制并配音;第三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制作后的视频为MPEG、MP4、WMV等主流视频格式。时间控制在5-15分钟,提交的视频画面务必稳定、清晰,声音响亮、无杂音。
(2)评比标准:
a、选题设计
(a-1)选题简明: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
(a-2)设计合理: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b、教学内容
(b-1)科学正确: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b-2)逻辑清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c、作品规范
(c-1)结构完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c-2)技术规范: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c-3)语言规范: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d、教学效果
(d-1)形式新颖: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d-2)趣味性强: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d-3)目标达成: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