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交流

[转]2008年安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公布

发布时间: 2008-03-03 16:28:19 来源: 图文: 审核:管理员

        2008年安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公布

 

●今年6月首次测试,成绩与明年高考挂钩现行毕业会考制度正式取消

 

●全省所有考生成绩将划ABCD四个等级,成绩得D者不能上二本

 

 

  6月中旬,全省高中的2006级学生将迎来新课改后首个与高考录取挂钩的考试——学业水平测试,这也是我省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方案之一。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将影响其在明年高考中的录取结果。

 

  省教育厅昨天公布的《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试行)规定,学生必须获得某科目所有必修模块的学分后,才能申请参加该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考完后,教育部门将按全省所有考生成绩分布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将有5%的考生成绩会被划为“D”等级。如果这些学生不参加补测或者补测不合格,将丧失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机会。

 

【解读】

  高中会考制度正式取消

  根据我省的相关规定,从2006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我省将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取消现行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这也是我省自2006年起施行新课程改革后,首次与高考挂钩的学业考试。

  今年,全省学业水平测试时间将安排在6月中旬。省教育厅表示,除了此次将对全省考生成绩进行“大排名”外,各市不得在非毕业年级自行组织其他全市统一的学科考试。申请测试须先获得学分该方案规定,测试时间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考全部科目,学生每科目测试一次。学生必须获得某科目所有必修模块的学分后,才能申请参加该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我省的应届考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技术素养6个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

 

  全省学生将按成绩“大排队”

  测试结束后,教育部门按全省所有考生成绩分布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其中排名为前25%(25%)的考生成绩为A等,前25%~60%(60%)的考生成绩为B等,前60%~95%(95%)的考生成绩为C等,余下的考生成绩为D等。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测时间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补测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成绩得D者不能上二本

  至于家长最为关注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使用问题,该方案明确:它将作为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进行教学管理决策、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的重要依据;作为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之一。考生所有科目成绩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作为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基本依据。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且全部成绩合格者,由省教育厅颁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书。

  最为重要的是,它将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按照我省2009年高考方案意见稿的规定: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

  我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将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考查内容为相应学科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内容。具体要求由省教育厅制定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命题遵循的原则是:

——基础性。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

——科学性。要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创新性。试题设计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新角度,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

  ——公平性。力求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充分考虑区域、城乡教学条件的差异,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将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命题、阅卷。

 

  社会考生也可参加测试

  方案明确:学业水平测试不但面向全省考生,同时也向社会开放。

  测试结束后,省教育厅将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三类学校分别发布测试结果,为学校发展和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服务。该方案规定,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起始年级为2006级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将向社会开放。

  此外,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的学生,应将其同类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记录随学籍档案一并转入,没有同类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应参加我省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延伸】

  学业水平成绩首次与高考挂钩

  2009年高考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录取原则已经明确:高考录取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统一标准,择优录取。

  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2008届及以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要求参考原会考成绩;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鼓励社会考生在过渡期内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艺体类及特招生招生办法另行规定。

  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或优秀)数多的考生。经批准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可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校测试成绩,自主录取。

  经省教育厅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可试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录取模式,也可将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测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

 

声音

  要保证原始测试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和评价环节,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之前的“会考”纪律并不严,作弊行为时有发生。眼下,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要加入到学生的高校录取成绩中,因此要加大监考力度,增强阅卷信度,确保考生成绩准确可信。

  民革合肥市委的盛晓平先生致电本报表示,由于学业水平测试是在各个学校内完成的,难免个别学校、个别教师不会动“歪念”,导致舞弊事件发生。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强监考和监管的力度,推行“阳光招考”,保证原始测试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绝对不能留给学校修改和变更数据的机会与可能。

  对此,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该厅基础教育处和教科所将分工负责,各地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组织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建立起严密的工作责任制,切实规范运作,抓好测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严肃考试工作纪律,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水平,要严肃查处舞弊事件,确保学业水平测试的公平公正。

 

  新方案仅是“几百人的较量”?

  部分家长表示:新高考方案对考生影响不大

  34日,我省将举办2009年高考方案的相关听证会。而这几天,有关高考方案内容的探讨已成为家有考生的父母们最热门的话题。在谈到新方案对孩子有多大影响时,一些家长表示:影响不大。

  先生的孩子在合肥八中上学,他自己也是一名教师。这几天,先生一直关注媒体关于高考方案的报道。“我通读了高考方案的内容,觉得这个方案对考生影响不大,因为同一个分数,一般只有几百个孩子,这最多是相同分数下的几百个孩子之间的较量。”先生表示,新方案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或优秀)数多的考生。这就意味着,只要分数多出一分,录取还是分数优先,对考生影响非常小。

 

  而且,高校有高校的录取要求和原则,包括单科成绩、身体要求等等,这就意味着,只要考生在学业水平测试得到“C”以上的成绩,不会影响录取。在讨论中,先生的一些同事也认为,考生如果不能在学业考试中取得“C”以上的成绩,那他根本不可能考上“二本”以上的院校。更何况,方案还允许考生再补考,这对有实力的考生来说,几乎没有“危险系数”。

  据记者了解,省教育厅有关方面已经对此次方案表过态:方案的基调就是平稳过渡,不会有大的变化,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接受。所以考生还是安心备考,不要过多受到高考方案讨论、修改、听证等影响

 

 

科目                      测试日程      测试时间(分钟)         分值

语文                      第一天上午           120                      100

通用技术               第一天上午            3 0                        2 0

人文与社会基础   第一天下午           120                      150

外语                      第二天上午            90                       100

数学                      第二天上午             90                       100

科学基础               第二天下午            120                     150

信息技术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5                        40

 

 

联系电话:0562-7117885 邮编:244031
地址: 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北路铜霞新村集体1号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 版权所有2019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07502851号皖公网安备 34070302000037号